广州是一个相当有魅力的国际化城市,为什么说国际化呢?大概是因为常年居住着大量的外国人,这些外国人出没在大街小巷,他们有的是从欧美空降的企业高管,有的是从中亚或是非洲来进货做生意的人。很多人说那些黑色皮肤的外国人是广州人,其实他们大多数集中在三元里老城区做鞋子生意,他们的出现给广州带来了独特的文化,在于广府文化的交融当中,也进一步的推动了广州的发展。

说到广州绕不过来的总是早茶,很多人可能认为早茶就是早上喝茶,但是早上喝茶的不止是广东省,像云贵那些产茶大省也是早上喝茶,但为什么没有得名早茶,早茶其实并不如此,更准确的说其实应该说是早餐与茶文化的结合,在盖碗以及各种花式的操作下得名的功夫茶应该才是早茶得名的根本原因,但早茶的另外的一个重要角色点心,也是早茶的重要角色,说是点心,不如说是为了喝茶而诞生的茶点,融合早餐与茶点是那些小蒸笼点心的特点。泡上盖碗茶,吃上俩蒸笼的点心,再到邮筒里拿上年定的报纸,看报喝茶,吃点心,有时再叫上三五好友,共同构成了一个广东人的早晨。

花市承载着广东人独有的春节记忆,广州人过年总是要买一盆兰花与一盆橘树,橘在粤语当中有“吉”的意思,广州最看中的就是各种好意头,而花市看花与买花早就成了一个习俗,每年的年28,29在政府的主持下各区都会开花式,供市民买花看花,到了年后政府也会回收那些不要的话,代为供养,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花市最有意思的还是看那些商家投标摊位,那些头位的价格往往会被炒出天价,更是一种实力的象征,当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花市也在开展,包邮到家,但是对于那些“老广州”而言还是现实更有人情味。

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而对于广州而言,那就是美食不怕巷子深,在广州大街小巷里的大排档一定是所有人的回忆,但是如果要比哪家最好,那大家就算挣个头破血流也一定也是无法得出结论,我家就住在一条美食街上,上高中时每天7点出门,总能看到老店的老板在那里卸下一天要用的菜,广州人对食材一直有相当高的标准,通常只吃季节的新鲜菜,所有的菜都要店主一早赶到最近的菜市场里挑选,一旦出现菜品问题,那那些“老饕”一传十,十传百,店里的流量就会大不如前了。

龙舟这几年又有点出圈的趋势,每年的龙舟节都是广州的一个大日子,在白鹅谭广美的新馆二楼就有专门的陈述,广州潮湿,木头易坏,龙舟用完需要埋在淤泥里保存,我上小学的时候总会路过一个涌(chong),那个涌里就埋着村里的龙舟,每到要过龙舟节的时候,村里那些上班的人就会请假,在退潮的时候把淤泥里的龙舟挖出来,紧接着就会看到他们晚上的时候在训练,一般先会在陆地上练默契,毕竟到了水里一不小心就会翻船,练个一两天就下水,大概再过一两周就会和其他村比赛,比完后就会吃龙舟饭,大家坐在一起共同享受美食,气氛来到高潮,也预示着结束,大家来年再见。

标签: none

This work by 满宇 is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

添加新评论